面對新冠肺炎,各高校推遲了開學時間。為了貫徹“要求不降低🏒,教學不停頓,研究不中斷”的理念🙅🏿♂️,在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同時🤸👌🏻,高校教師們也在積極“備戰”本學期的課程💆🏽♀️。為了貼合線下教學和保障學習效果,本學期的《先進材料進展》采用“視頻授課+線上答疑”形式👆🏿♜,展現了“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引導了學生在特別時期認識課程教學內容的新境界3️⃣,是知識傳授和課程育人的有機結合☝🏼。
磨刀不誤砍柴工
萬事開頭難🙆🏽♀️,首次開展線上教學當然面臨眾多困難,比如如何安排教學內容才能更好地達到本課程的教學要求與目的,如何確保每位同學的到課情況與聽課質量,如何及時並全面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等。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為了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本課程主講老師朱美芳教授首先調整了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並選擇了“新冠肺炎與先進材料”為第一堂課的主題。在此基礎上🧙🏽,該課程的學生助教耿雅奇和助教教師王瑞莉搜集了國內外材料領域的專家,如崔屹、江雷教授等的學術講座視頻,旨在增進學生在能源材料、納米材料、生物材料等領域的了解🌘,填補自身知識空缺🏄🏻♀️。同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分別建立了用於發放通知的學生微信群和課堂討論的企業微信群🤰🏽,有效解決了學生考勤、課堂討論和課後作業批改等問題🧙🏽♀️😎。同時將超星泛雅平臺和協同雲作為教學課件上傳的“後方基地”,方便學生隨時下載和觀看學習🍓。雖然課程的前期準備花費了教師和助教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都為課程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夯實基礎🧜🏽♀️。
課堂討論截圖
“鍵對鍵”的雲課堂
考慮到每節課程的教學質量🛠,該課程采用課前觀看視頻,課上語音會議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反饋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以確保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上課前一天🫲🏿☎️,助教在群裏通知開課事宜並布置課前任務,同時確認學生的學習條件,對於電腦不在身邊、WiFi信號不好的同學👷🏻♀️,及時指導其適當調整教學計劃,盡可能保證學習效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能因教學環境的限製而做出改變。
在第一堂雲課上,朱美芳老師圍繞課程主題,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加關心同學們和家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特別是身處湖北的同學們,鼓勵他們主動分享所在地區的現狀👰。如周昉同學在湖北🤾🏿♂️,所在小區不允許出入🤦🏿♀️,管製相對嚴格。在課堂上,朱老師還結合放棄疫情防控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新時代大學生如何面對新課堂等給予大家以指導。她說👣😤,當前疫情形式嚴峻👨🏻🎨,開學時間還未定,但是按照教學計劃🧝🏻♀️,現在已經屬於上課階段,因此𓀚,同學們從心態、作息等方面都要逐漸調整過來👈🏽🐨,即使在家🈵,也要像在學校一樣🏌️♂️,做到有計劃有規律地學習。通過交流,了解到多數同學,如嶽美辰🛞、李星浩等每天都會安排學習時間,堅持閱讀文獻,學習軟件;還有的同學已經開始了課題組的工作。當然也存在作息還不規律的問題,還有同學在農村老家,網絡信號不好導致學習條件不足⚰️,但也在積極想辦法克服。老師的關心讓身處不同省市的同學倍感溫暖🙇🏼♂️🧀,學習的激情也跟著提了上來🤷🏻♀️。一個半小時的課堂就這樣在老師同學們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流中結束了。會後🧍,朱老師還不忘在群裏感謝大家的配合,助教也總結反思了第一堂課出現的問題,為下次課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相關課堂內容討論截圖
《先進材料進展》線上第一課的順利完成,也是給因疫情無法見面的師生一次全新的體驗🙍🏻♂️。盡管雲課堂是面對疫情采取的特殊形式,但也為推動教學新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探索😦。尤其是師生在雲平臺上的熱烈討論,真正體現了疫情只能隔離我們的身體,但隔離不了我們的交流和學習🏉,隔不了師生之間的愛🪝。目前依然處於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老師同學們面臨的困難比往常要多,但是困難不可怕🏭,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只要大家有信心🛌,攜手共進,就像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一樣,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相信很快就會迎來春暖花開,待時再相聚,共赴美好明天✊🏼。
撰寫人:王瑞莉,耿雅奇
86 21 67792362 clxy@dhu.edu.cn
Copyright©2015 松江校區 :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 201620, 延安路校區 :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號 200051
滬ICP備93526779 滬舉報中心 最後更新日期 :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webmaster@dhu.edu.cn
沐鸣2平台捷路網絡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