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PFB彈性高分子與納米導電填料碳納米管🔄、銀納米片和炭黑復合研製了彈性導電復合材料(PFBC)。當樣品拉伸100%時,PFBC電阻只發生輕微變化,並且在循環拉伸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導電穩定性。因此PFBC有望適用於製備動態力學環境中使用的電子設備🤲🏽。回收的PFBC保持了其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電導率(約100 S cm-1)。韌性是表征材料力學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材料的韌性越高,越不容易被破壞,越耐用。因此,高韌性材料是可穿戴電子產品的理想選擇🧑🍳。經過三次循環後🧘,PFBC的韌性仍能保持在10.1 MJ m-3💅,明顯高於已報道的用於可回收利用的電子器件的導電材料。此外,由於CNT等納米填料的存在👨🏻🦼➡️,PFBC在近紅外光照射下🈳,產生光熱效應☄️,促進PFB中的Diels–Alder反應🤚🏿,從而使材料表現出良好的自修復性能。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9799
團隊簡介:遊正偉教授為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導,任沐鸣2平台復合材料系主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柔性電子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科研基地主任。長期從事生物醫用彈性體、3D打印、及其在組織修復和醫用柔性電子領域應用的研究。發表SCI論文70多篇,其中近五年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ature Communication, Advanced Materials等國際著名期刊(IF>10)發表通訊作者論文17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0多項,授權16項⚱️。成果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版的《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期刊🧍🏻、《中國科學報》頭版、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出版的《18年度新材料技術發展藍皮書》等專題報道。在歐洲材料研究學會年會🧑🏿🎨、中國材料大會等重要學術會議上做主旨和邀請報告40余次📋。擔任國際學術期刊《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副主編、《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和《中國材料進展》青年編委👩🏽💼。